法条搜索 咨询
我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地方条例 > 2024年天津市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全文

2024年天津市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全文

来源:律科网整理 2024-09-27 10:55:31 人看过
2024年天津市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学生资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开展,根据《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21〕310号)、《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2

  2024年天津市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全文

  2024年天津市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全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学生资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开展,根据《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21〕310号)、《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20〕6号)等文件以及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学生资助资金是指中央、市、区财政安排的用于落实高等教育(含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等国家资助政策的资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助学金、免学(杂)费补助资金、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资金、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金等。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普通高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我市普通本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我市各类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普通高中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的我市普通高中学校(含完全中学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高中部)。

  以上所称各类学校包括我市民办普通高校(含独立学院)、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和民办普通高中。

  第四条 我市学生资助资金由财政部门、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职责共同管理。财政部门负责学生资助资金分配和预算下达,组织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编制学生资助资金年度预算草案。市教育部门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各市级学校以及各区教育部门审核享受资助政策的学生人数、资助范围、资助标准等基础数据,提出预算分配建议方案,完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学生学籍和资助信息管理,对提供的基础数据和预算分配建议方案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负责。市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市财政等部门对资金使用和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组织各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做好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身份认证工作。兵员征集部门负责做好申请学费资助学生入伍的相关认证工作。

  学校是学生资助资金使用的责任主体,应当切实履行法人责任,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具体组织预算执行。   

  第二章 资助范围和标准   

  第五条 普通高校资助范围及标准包括:

  (一)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审定并下达我市的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分配名额,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生,每生每年8000元。

  (二)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审定并下达我市的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分配名额,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每生每年5000元。

  (三)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审定并下达我市的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名额(不含退役士兵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预科生,不含退役士兵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具体标准由市教委教育综合服务中心指导高校在每生每年2000—4500元范围内确定。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

  (四)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审定并下达我市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分配名额,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研究生。其中:硕士生每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每生每年3万元。

  (五)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我市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市财政按照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的标准以及在校学生数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

  (六)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我市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资助标准为: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5000元。

  (七)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军士、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我市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下同)两者金额较高者执行;复学或新生入学后学费减免金额,按高等学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八)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我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低于补偿代偿标准的,按照实际缴纳的学费或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金额实行补偿代偿。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高于补偿代偿标准的,按照标准实行补偿代偿。

  (九)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奖励我市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800名,每生每年8000元。

  第六条 中等职业学校资助范围及标准包括:

  (一)国家奖学金。根据财政部等中央有关主管部门下达我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分配名额,奖励学习成绩、技能表现等方面特别优秀的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每生每年6000元。

  (二)免学费。对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族地区学校就读学生、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免除学费(其他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按城市在校生的5%确定。免学费标准按照市、区人民政府及其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学校学费标准执行(不含住宿费)。

  (三)国家助学金。资助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在校生的10%确定。在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生源地为六盘山区等11个原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涉藏州县、新疆南疆四地州的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我市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平均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

  (四)天津市人民政府助学金。资助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学生中未享受免学费政策且未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每生每年500元。未在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联合办学学生不在天津市人民政府助学金资助范围。

  第七条 普通高中资助范围及标准包括:

  (一)免学杂费。对具有正式学籍的我市普通高中原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免学杂费。免学杂费标准按照市、区人民政府及其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学校学杂费标准执行(不含住宿费)。

  (二)国家助学金。资助具有正式学籍的我市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适当向农村地区、脱贫地区和民族地区予以倾斜。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资助标准为:一等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500元,占资助总人数的1/3;二等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占资助总人数的1/3;三等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1500元,占资助总人数的1/3。

  第八条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助学金、免学(杂)费补助资金、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资金、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金等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物价水平、相关学校收费标准等因素,实行动态调整。   

  第三章 资金分担和预算安排   

  第九条 学生资助为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在中央财政负担所需经费的基础上,本市所需经费由市、区财政共同负担,负担比例按照我市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有关规定执行。其中:

  (一)我市高校的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由市财政承担。

  我市高校的国家助学金所需经费,市属学校由市财政负担。区属高职院校由市、区两级共同负担,其中,市财政对和平区、南开区、滨海新区按照50%比例给予转移支付补助;对河北区、河东区、河西区、红桥区按照70%比例给予转移支付补助;对今后新设立区属高职院校所需经费,市、区财政负担比例另行研究。

  (二)国家统一实施的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及天津市人民政府助学金所需经费,市属学校由市财政负担,区属学校由市、区财政分档按比例分担:第一档包括河东区、河西区、红桥区、河北区、宝坻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州区,市财政分别负担70%;第二档包括和平区、南开区、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北辰区、武清区、滨海新区,市财政分别负担50%。

  对因免学费导致学校收入减少的部分,由同级财政按照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人数和免学费标准补助学校,弥补学校运转出现的经费缺口。

  对在经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法批准的我市民办学校就读的一、二、三年级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学校标准给予补助。民办学校经批准的学费标准高于补助的部分,学校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学生收取。

  (三)国家统一实施的普通高中免学杂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所需经费,市属学校由市财政负担;区属学校主要由区财政负担,市财政对红桥区、河北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州区财政按照50%比例给予转移支付补助。

  对因免学杂费导致学校收入减少的部分,由同级财政按照免学杂费学生人数和免学杂费标准补助学校,弥补学校运转出现的经费缺口。

  对在经教育部门依法批准的我市民办学校就读的符合免学杂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学校标准给予补助。民办学校经批准的学杂费标准高于补助的部分,学校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学生收取。

  第十条 市财政会同市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以当年实际支出金额为基数,统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预算(含提前下达预计数),合理分配、及时安排下一年度市级学校学生资助资金预算,根据转移支付预算管理规定的时限等有关要求下达市对区转移支付预算,并根据实际执行情况予以结算。

  各区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在收到转移支付预算(含提前下达预计数)后,应当按规定合理分配、及时下达,同时,按有关规定及时足额拨付本级应负担的资金,并将资金分配方案及拨付情况抄送市财政、教育部门。   

  第四章 资金管理和监督   

  第十一条 学生资助资金纳入市、区政府预算管理,市和区财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单位要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学生资助资金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管理。

  第十二条 市和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资金发放、执行管理,做好基础数据的审核工作,对上报的可能影响资金分配结果的有关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健全学生资助机构,组织学校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确保应助尽助。我市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学生学籍、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应用,规范档案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强化财务管理,制定学生资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学校应将学生申请表、认定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建档备查。

  第十三条 市和区财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按规定科学合理设定绩效目标,对照绩效目标做好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强化绩效结果运用,做好信息公开,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各区、各校要结合实际,通过勤工助学、“三助”岗位、“绿色通道”、校内资助、社会资助等方式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公办普通高校、普通高中要从事业收入中分别足额提取4%—6%、3%—5%的经费用于资助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应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资助学生。民办学校应从学费收入中提取不少于5%的资金,用于奖励和资助学生。

  第十五条 各区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决策部署,在分配相关资金时,结合实际向脱贫人口倾斜。

  第十六条 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等研究生培养单位学生资助资金管理按照本办法执行,所需资金通过现行渠道解决。

  第十七条 各项学生资助政策涉及的申请、评审、发放、管理等工作按照《天津市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见附件)等文件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津财教〔2007〕40号)、《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天津市人民政府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津财教〔2013〕61号)、《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津市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津财规〔2021〕2号)同时废止。



附件:天津市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附件

天津市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高等教育

附1

天津市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实施细则

附2

天津市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实施细则

附3

天津市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

附4

天津市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实施细则

附5

天津市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细则

附6

天津市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

附7

天津市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实施细则

附8

天津市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实施细则

附9

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实施细则

中等职业教育

附10

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实施细则

附11

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实施细则

附12

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

附13

天津市人民政府助学金实施细则

普通高中教育

附14

天津市普通高中免学杂费实施细则

附15

天津市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


严正申明:未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本站出处链接,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近日有不法分子严重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
  • 2022年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最新全文

    2021-11-30

     2022年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全文  (2017年12月1日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21年7月30日河南

  • 2022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修正全文

    2021-12-01

      2022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修正全文  (2002年9月6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0年12月23日北京

  • 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2022修正【全文】

    2021-12-01

      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2022修正【全文】  (2009年7月25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21年9月24日北

  • 2022天津市消防条例修订【全文】

    2021-12-01

      2022天津市消防条例修订【全文】  (2009年11月19日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2021年9月27日天津市第

  • 2022天津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全文

    2021-12-01

      2022天津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全文  (2021年9月27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

  • 北京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2022最新

    2022-01-15

    北京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2022最新(2000年9月22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12年9月28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选举工作机构第三章参加选举村民的登记第四章候选人的产生第五章投票选举第六章罢免、辞职和补选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

  • 2022年天津市网络虚假信息治理若干规定全文

    2022-01-15

    2022年天津市网络虚假信息治理若干规定全文(2020年12月1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加强网络虚假信息治理,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网络虚假信息治理活动,适用本规定。国家对网络虚假信息治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本市网络虚

  •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2全文

    2022-01-15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2全文(2011年11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减量与分类第四章收集、运输与处理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活垃圾管理,改善城乡环境,

  • 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2022修正

    2022-01-18

    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2022修正(2012年5月24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19年9月26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等五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根据2021年5月27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等四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

  • 苏州市出租房屋居住安全管理条例2022最新

    2022-01-18

    苏州市出租房屋居住安全管理条例2022最新(2018年12月27日苏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19年1月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租赁和治安管理第三章消防管理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出租房屋居住安全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2023修正【全文】

    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2023修正【全文】(2017年9月29日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21年7月30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物业管理区域及设施第三章业主、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第四章物业服务企业第五章物业管理与服务第六章物业的使用和维护第七章监督

  • 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2023修订【全文】

    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2023修订【全文】(2012年3月29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21年9月29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物业服务区域及设施第三章业主、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第一节业主第二节业主大会第三节业主委员会第四章物业服务人第五章物业服务第六章物业的使用与维护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

  • 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2024最新

    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2024最新(2005年9月9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根据2017年12月1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条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保障国家、

  • 2023年成都市养犬管理条例最新【全文】

    2023年成都市养犬管理条例最新【全文】(2009年10月23日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09年11月27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养犬管理,维护市容环境和公共秩序,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养犬行为及对养犬的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警用、搜救

  • 河北省退役士兵安置办法最新版【全文】

    河北省退役士兵安置办法最新版【全文】(2014年1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4〕第3号公布根据2022年1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22〕第1号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退役士兵,是指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规定退出现

  • 山东省供热条例2022最新【全文】

    山东省供热条例2022最新【全文】(2014年3月28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9月21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十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1年12月3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动物防疫条例〉等七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

  • 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2

    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2(2003年1月16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6月30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6年1月13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4年9月26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

  • 2023年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最新版

    2023年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最新版(2009年5月21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19年11月29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根据2021年5月27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等四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物业管理区域第三章业主、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第四章前期物业管理

  •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2022年新法规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2022年新法规(2020年3月27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物业管理区域第三章前期物业第四章业主、业主组织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第一节业主和业主大会第二节业主委员会第三节物业管理委员会第五章物业服务第六章物业的使用和维护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框架下的物业管理体系,建设和谐宜居社区,规范物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