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236号公布 2024年5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267号修订)
第一条 为了促进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研究、创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的评选和奖励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的评选和奖励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设立下列奖项:
(一)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奖;
(三)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才俊奖;
(四)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特别贡献奖。
第五条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第六条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名额每次不超过十二项,二等奖名额每次不超过一百二十项,三等奖名额每次不超过二百四十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奖名额每次不超过两个;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才俊奖名额每次不超过五个;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特别贡献奖名额每次不超过五个。
第七条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的评选工作经费和奖励经费,列入自治区本级财政预算。
第八条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的评选和奖励工作由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负责组织实施。
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应当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在每次评选和奖励工作开展前组织成立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评选委员会。评选委员会成员由哲学社会科学界专家学者和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审议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评选工作的重大事项。
第九条 参与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评选和奖励工作的评选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当诚实守信,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工作纪律,保守工作秘密;与申报人以及成果署名人存在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条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注重奖励原创性、时代性的成果,统筹兼顾基础学科成果和应用实践成果,适当向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倾斜。
第十一条 国内公开出版和发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专著、译著、编著、古籍整理、地方志、工具书、科普读物、论文,以及被厅局级以上单位采纳或者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的调研报告、咨询报告、论证报告等,可以申报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申报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其第一作者署名单位的住所应当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
非语言学成果未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当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文译文。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不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二)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三)涉及国家秘密的;
(四)著作权存在争议的;
(五)存在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
(六)成果形式为论文集、教材、文艺作品、新闻报道、年鉴、大事记、皮书、音像制品的;
(七)已经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
(八)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不得申报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 申报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奖、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才俊奖和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特别贡献奖的人员,应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职业道德,倡导先进思想,引领社会风尚。
第十四条 申报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奖的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二十年以上,自治区引进人才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二)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重大研究成果和较高的学术声望;
(三)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方面,原创性研究成果丰硕,开创某一新兴学科或者新的研究方向,为培养本学科人才、传播本学科文化发挥重要作用,在区内外产生重要学术影响;在应用实践方面,为国家以及自治区决策咨询或者社会服务作出重大贡献,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产生良好社会效应或者经济效益。
第十五条 申报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才俊奖的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年龄不超过四十五周岁;
(二)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六年以上,自治区引进人才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三)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前瞻性学术视野,具备发展潜质;
(四)在理论创新或者应用实践中作出突出贡献。
第十六条 申报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特别贡献奖的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工作单位的住所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外;
(二)研究自治区实践问题,研究成果对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决策参考价值。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奖、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才俊奖和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特别贡献奖:
(一)主要研究成果不属于哲学社会科学范畴的;
(二)存在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
(三)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不得申报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按照下列规定申报:
(一)本科高等院校、自治区级科研院所和其他自治区级单位的申报人,向所在单位或者自治区级社科类社会组织申报;
(二)高等职业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各盟和设区的市及其以下单位的申报人,向所在盟和设区的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申报;
(三)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特别贡献奖的申报人直接向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申报。
第十九条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评选工作分为初评、复评、终评三个阶段。
申报受理单位组织开展初评,向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报送初评结果。
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分类组织开展复评,向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评选委员会提请审议复评结果。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评选委员会组织开展终评,审议复评结果。
第二十条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评选结果应当公示。初评结果由申报受理单位公示,复评结果和终评结果由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示,每个阶段公示期均为五个工作日。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评选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公示期内提出,有关单位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第二十一条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评选结果公示结束后,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应当将评选结果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表彰、奖励,颁发证书和奖金。
第二十二条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应当作为获奖者业绩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各级各类人才项目评选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十三条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的申报人存在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的,取消其评选资格;已经获奖的,撤销奖励并追回证书和奖金。
被取消评选资格或者被撤销奖励的,六年内不得申报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
第二十四条 在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评选和奖励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2022年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全文 (2017年12月1日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21年7月30日河南
2022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修正全文 (2002年9月6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0年12月23日北京
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2022修正【全文】 (2009年7月25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21年9月24日北
2022天津市消防条例修订【全文】 (2009年11月19日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2021年9月27日天津市第
2022天津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全文 (2021年9月27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
北京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2022最新(2000年9月22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12年9月28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选举工作机构第三章参加选举村民的登记第四章候选人的产生第五章投票选举第六章罢免、辞职和补选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
2022年天津市网络虚假信息治理若干规定全文(2020年12月1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加强网络虚假信息治理,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网络虚假信息治理活动,适用本规定。国家对网络虚假信息治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本市网络虚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2全文(2011年11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减量与分类第四章收集、运输与处理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活垃圾管理,改善城乡环境,
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2022修正(2012年5月24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19年9月26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等五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根据2021年5月27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等四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
苏州市出租房屋居住安全管理条例2022最新(2018年12月27日苏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19年1月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租赁和治安管理第三章消防管理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出租房屋居住安全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2023修正【全文】(2017年9月29日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21年7月30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物业管理区域及设施第三章业主、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第四章物业服务企业第五章物业管理与服务第六章物业的使用和维护第七章监督
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2023修订【全文】(2012年3月29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21年9月29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物业服务区域及设施第三章业主、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第一节业主第二节业主大会第三节业主委员会第四章物业服务人第五章物业服务第六章物业的使用与维护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
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2024最新(2005年9月9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根据2017年12月1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条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保障国家、
2023年成都市养犬管理条例最新【全文】(2009年10月23日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09年11月27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养犬管理,维护市容环境和公共秩序,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养犬行为及对养犬的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警用、搜救
河北省退役士兵安置办法最新版【全文】(2014年1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4〕第3号公布根据2022年1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22〕第1号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退役士兵,是指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规定退出现
山东省供热条例2022最新【全文】(2014年3月28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9月21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十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1年12月3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动物防疫条例〉等七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
2023年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最新版(2009年5月21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19年11月29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根据2021年5月27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等四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物业管理区域第三章业主、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第四章前期物业管理
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2(2003年1月16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6月30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6年1月13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4年9月26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
2023年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最新修正【全文】(1999年7月30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11月26日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0年7月30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2年11月29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