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一直是刑法打击的重点。准确认定故意伤害罪,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至关重要。以下将从构成要件、伤害结果以及特殊情形等方面详细阐述故意伤害罪的定罪标准。
构成要件
主体方面
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其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控制能力,对严重的故意伤害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例如,甲与乙发生争执后,甲持刀朝乙的要害部位砍去,甲希望造成乙受伤的结果,这属于直接故意;丙与丁争吵过程中,丙随手将一个重物扔向人群,其中砸中了丁,丙虽然不希望丁受伤,但对可能砸中他人并造成伤害的结果持放任态度,这就是间接故意。
客体方面
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身体健康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任何人都不得非法侵犯他人的身体健康,否则将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这种伤害行为的方式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如拳打脚踢、刀砍枪击、棒打石砸、火烧水烫等;也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例如负有保护幼儿责任的保姆不负责任,见幼儿拿刀往身上乱戳仍然不管,结果幼儿将自己眼睛刺瞎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同时,该行为既可以由自己实施,又可以利用他人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实施,还可以利用驯养的动物如毒蛇、狼犬等实施。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伤害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如果某种致伤行为为法律所允许,就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正当防卫造成伤害而未过当的,医生对病人截肢治病等。经被害人同意的伤害,是否合法要做具体分析,如果被害人的同意是为了达到危害社会的目的,这种同意不能排除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如果这种同意是为了有益于社会的目的,则可以排除他人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对于具有激烈对抗性体育运动项目中发生的伤害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也应作具体分析。
伤害结果
故意伤害罪的伤害结果通常要达到轻伤以上程度才构成犯罪。如果只是轻微伤,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可按《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常见的轻伤二级标准如颅骨骨折、牙齿脱落或者牙折2枚以上、肋骨骨折2处以上、四肢长骨骨折、除拇指外的一个指节离断或者缺失、挫伤面积达体表面积6%、皮肤缺损6.0cm²以上等。不同的伤害结果对应着不同的量刑标准,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特殊情形
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可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这是因为这些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身体健康权,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罪有以下不同程度的量刑标准:
1、人轻伤:犯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般来说,犯罪情节一般,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量刑起点为六个月至一年半,法院可根据犯罪情节的恶劣程度、轻伤情况增加或减少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比如,一人轻伤的情况,通常可能会被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
2、致人重伤: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的,量刑起点为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一般一人重伤的,通常会被判处3年至5年有期徒刑。
3、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这种情况下,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若以残忍手段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但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可能会被判处10年至13年有期徒刑。
一、影响量刑的其他因素
1、伤害后果及残疾等级因素
在量刑时,除了考虑基本的轻伤、重伤、死亡等情形外,伤害后果的具体情况也会影响刑期。每增加一人轻微伤,可增加一个月至二个月刑期;每增加一人轻伤,可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每增加一人重伤,可以增加一年至二年刑期。同时,残疾等级也会对量刑产生影响,每增加一级一般残疾的,可增加一个月至三个月刑期;每增加一级严重残疾的,可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每增加一级特别严重残疾的,可以增加二年至三年刑期。
2、加重情节因素
法院在审理故意伤害案件时,对于一部分手段残忍、有前科或者伤害弱势群体的犯罪分子,可以适当加重惩罚:
累犯:增加基准刑的10% - 40%,一般不少于3个月。
有前科: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
犯罪对象是弱势人员:如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灾害期间故意犯罪: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带有黑社会性质或地方恶势力性质:可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持枪支、刀具或者其它凶器伤害他人:可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有赔偿能力而拒不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可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3、从轻情节因素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 - 30%:
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此类案件往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偶然性,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相对较小,所以可以适当从轻处罚。
因激情、义愤故意伤害犯罪:在这种情况下,犯罪人往往是在情绪激动、难以自控的瞬间实施了伤害行为,与有预谋的故意伤害行为相比,可责性相对较低。
4、其他情况
故意伤害不可以调解,但是故意伤害罪是可以和解的,达成和解赔偿协议及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可以依法从宽处罚。
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为故意伤害罪。具体来说:
1、达到轻伤及以上伤害结果:
轻伤:是指由于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于轻微伤害的损伤。例如,造成他人肢体骨折、面部创口达到一定长度等情形。
重伤:指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丧失听、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以及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损害的伤害。如致使他人肢体缺失、双目失明等。
致人死亡:即行为人出于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意而伤害他人,因被害人受到伤害后得不到及时或有效的救治等原因,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
2、犯罪主体符合要求: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其中,已满 14 周岁未满 16 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致人轻伤的,则须已满 16 周岁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如果当事人根据没有发生民事纠纷,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侵害他人的利益的,属于虚假诉讼,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那么,在刑事诉讼中,虚
自从某大学生找工作误入传销组织而最终死亡的消息传出来后,人们也开始对于传销又了更深刻的认识,它带来的危害也一一揭露,关于传销罪
在绑架行为着手后,就不能再成立绑架中止,但有可能成立绑架未遂。未遂主要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原因,而没有具体实施完成犯罪行为
对于刑事自诉案件,很多时候需要有被害者向法院提起诉讼,此时就需要知道怎样提起刑事自诉。或许很多人对此都不太了解,接下来,律科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提起刑事自诉。自诉案件的范围有哪些?(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1、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4、
团伙诈骗往往是有着较大难度的案件,难已侦破,而且往往会有着较为严重的后果,也因此,有关团伙诈骗罪有着完善的法律规定进行惩处,那么,团伙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团伙诈骗50万元能判多少年?今天律科网小编为您整理和总结了以下的内容,希望能够为您答疑解惑。团伙诈骗罪立案标准2022团伙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就属于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我们都知道有案底之后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是有负面影响的,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案底会影响到个人的诚信信用积分,有案底的自然人在一些生活领域是有限制的,譬如出境,我国法律规定了五种人不准出境,那具体有哪些规定呢?接下来由律科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有案底的人可以出国吗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有案底的人可以出国吗?不得出境的五种人: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或者人
取保候审制度是我国法律规定用于对特殊情况下犯罪分子进行救济的一项特殊制度当然想要申请取保候审肯定是有着特殊的法定条件的,并不是所有的犯罪人员都可以申请,那么,哺乳期犯法会判刑吗?哺乳期犯罪能否取保候审?律科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哺乳期犯法会判刑吗?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
女人的犯罪率会比男人低很多,但并不代表女人不会犯罪。有些女人在哺乳期的时候去偷东西或是做其他违法犯罪的行为,最终被警方给抓到了。但是犯罪对象在哺乳期,那么,女人在哺乳期犯罪怎么办?犯罪嫌疑人处于哺乳期可以批捕吗?听听律科网小编给出的具体意见。女人在哺乳期犯罪怎么办?法律规定,哺乳期的女人犯罪一般从轻或减轻处罚。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或者
公民的人身权益是受法律所保护的,任何人都不得随意侵害他人的身体,否则就会构成侵权,从而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但并不是说只要侵害他人身体就要负责的,如果对方先攻击自己,然后自己出于防护的原因,致对方受伤,可能构成正当防卫,那么被打还手致人死亡是不是防卫过当?正当防卫应承担哪些责任呢?下面就由律科网小编来告诉你。被打还手致人死亡是不是防卫过当?首先,被人打还手致人死亡是否构成防卫过当要满足以下的条件:
我们在被别人攻击,被殴打的时候,是可以正当防卫的,对于正当防卫的行为,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即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也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防卫过当的除外,那么构成正当防卫要符合什么条件呢?正当防卫应承担哪些责任?下面律科网小编就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构成正当防卫要符合什么条件?构成正当防卫要符合以下这些条件: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指法令
虚假发货算不算欺诈?算。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在提供商品过程中有虚假发货行为的,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可要求增加赔偿其所承受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通常为消费者所购买商品价款的花费的三倍,如果该增加赔偿的金额不满五百元的,法律规定为五百元。故赔偿标准应为商品价款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视为五百元。商家故意发错货算欺骗。故意发错货属于诈骗,是一种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
嫖娼一定要被拘留吗?不一定会被拘留。行为人嫖娼的,不一定会被拘留。如果情节较轻的,可以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重的,对行为人应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六条卖淫、嫖娼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
限期出境驱逐出境由谁决定?县级市级公安机关都无权决定,而是由公安部或者公安部授权的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根据《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关于涉外治安案件的办理问题。《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条第2款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外国人需要依法适用限期出境、驱逐出境处罚的,由承办案件的公安机关逐级上报公安部或者公安部授
偷电犯法吗?偷电违法。偷电属于盗窃行为,需要根据偷电的折现金额及情形判断需要承担的处罚:1、偷电折现金额未达当地盗窃罪的最低立案标准且不存在其他情节的,不构成犯罪的,处拘留,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追缴电费并处应交电费5倍以下的罚款;2、偷电折现金额达到当地盗窃罪的最低立案标准的,或者存在多次盗窃情节的,构成盗窃罪,按照《刑法》的规定进行判刑。偷电被发现了会受怎样的处罚?1、行政处罚,盗窃电能的,由电力
我们都知道有案底之后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是有负面影响的,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案底会影响到个人的诚信信用积分,有案底的自然人在一些生活领域是有限制的,譬如出境,我国法律规定了五种人不准出境,那具体有哪些规定呢?接下来由律科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有案底的人可以出国吗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有案底的人可以出国吗?不得出境的五种人: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或者人
数罪并罚最多判多少年?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拘役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这是数罪并罚最高执行刑期的规定,如数罪都被判处管制,总和管制达到五年,但最高执行刑期不超过三年,也就是说最高执行三年管制。数罪并罚执行刑期的规定,是指在人民法院判决宣告之前,一人犯有数罪,除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以外的刑罚外,应当在总和刑
家庭纠纷可以报警吗?准确来说,不论是家庭纠纷中的口角问题还是暴力问题,当事人都是可以选择报警的。如果情节轻微的,公安机关就会展开调解。而如果情节严重,但还没有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也可以给予处罚。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
判刑后罚金不交的后果?会被强制执行。1、期满无故不缴纳罚款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罚款。而且经强制缴纳仍不能全部缴纳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包括判处的主刑执行完毕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执行财产的,应当追缴;2、犯罪分子因不可抗拒的灾难缴纳罚款确实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减免。经人民法院核实,可以裁定减少或者免除原判决确定的罚款数额。行政机关对被告人因同一事实处以罚款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折扣。法律依
帮信罪如何争取检察院不起诉“帮信罪”可以争取不起诉,需要就当事人是否构成犯罪、情节轻重、证据情况、违法所得数额等情况和检察机关办案人员进行沟通,才可能争取到不起诉结果。帮信罪不起诉的情形:(一)法定不起诉:帮信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宣告无罪: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