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条搜索 咨询
我的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诉讼 > 行政处罚 > 2025年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最新规定

2025年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最新规定

来源:律科网整理 2025-08-10 10:15:22 人看过
2025年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最新规定当前我国对非法行医行为的行政处罚主要依据《医师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2025年最新案例及执法实践,形成了涵盖违法情形认定、处罚标准、法律责任衔接的完整规范体系。以下从法律依据、典型违法情形、处罚措施及特殊问题处理四个方面进行梳理。一、非法行医行政处罚的核心法律依据非法行医行政处罚的法律框架以多部法律法规为支撑,明确了资

  2025年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最新规定

2025年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最新规定

  当前我国对非法行医行为的行政处罚主要依据《医师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2025年最新案例及执法实践,形成了涵盖违法情形认定、处罚标准、法律责任衔接的完整规范体系。以下从法律依据、典型违法情形、处罚措施及特殊问题处理四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非法行医行政处罚的核心法律依据

  非法行医行政处罚的法律框架以多部法律法规为支撑,明确了资质要求和禁止性行为:

法律/条例 核心规定内容
《医师法》第2、8、12、13、59条 医师必须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方可执业,非医师行医将面临责令停止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53、99条 医疗卫生人员需依法取得职业资格,未取得资质从事医疗活动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14、23、43条 医疗机构必须取得执业许可证或备案,未取得资质开展诊疗活动的,责令停止并处罚款。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第15、41条 乡村医生需取得执业证书,未取得证书从事医疗活动的,按非法行医处理。

  关键原则:行政处罚以“资质缺失”和“行为违法”为核心判定标准,既包括未取得医师资质行医,也包括医疗机构未依法登记或备案的情形。

  二、非法行医行政处罚的典型违法情形

  2025年执法实践中,以下几类情形被明确列为非法行医重点打击对象,需特别注意:

  (一)未取得资质的“无证行医”

  个人无证行医: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执业证书或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擅自从事医疗活动(如私设诊所、在家中行医收费)。。

  医疗机构无证执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未经备案(如诊所未按规定备案)开展诊疗活动,即使医师个人有资质,机构仍属违法。

  (二)有资质但超范围/违规执业

  超地点执业:

  村医在本村有固定卫生室却私自在家中行医、收费,且未使用村卫生室统配药品和票据,视为非法行医;

  跨村出诊至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外的区域,或未变更执业地点在其他村卫生室行医。

  超类别/范围执业:如非母婴保健技术人员从事终止妊娠手术、乡村医生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

  (三)特殊领域非法行医

  母婴保健违法:未取得母婴保健合格证书,从事婚前医学检查、胎儿性别鉴定等行为;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机构聘用无资质人员从事诊疗活动,或出卖、转让《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非法行医的行政处罚措施

  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行政处罚包括财产罚、行为罚及刑事责任衔接:

  (一)一般行政处罚

  基础措施: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药品、医疗器械,并处10万元以下罚款(具体金额根据违法所得倍数或情节裁量)。

  针对医疗机构:对未取得执业许可证的机构,除没收违法所得外,可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5倍以下罚款(无违法所得的,罚款5万元至50万元)。

  (二)与刑事责任的衔接

  若非法行医行为达到“情节严重”标准,将追究刑事责任:

  入刑情形: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如药物过敏导致功能障碍),或使用假药、劣药等情形;

  法条竞合处理: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优先适用非法行医罪,而非过失致人死亡罪,避免割裂因果关系。

  四、特殊问题处理与执法提示

  (一)合法与违法的界限辨析

  村医在家行医的合法性:

  合法情形:本村无固定卫生室,或在家中使用村卫生室票据收费、统配药品;

  违法情形:有固定卫生室却私自在家中行医、私自收费且使用非统配药品。

  紧急情况例外:路边急救、现场抢救等非诊疗目的的医疗行为,不属于非法行医。

  (二)执法实践中的常见问题

  法条竞合:非法行医同时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或诈骗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程序要求:行政机关需主动告知当事人复议、诉讼权利,否则可能因程序违法导致处罚无效。

  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流程规定

  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流程通常包括以下环节:

  立案:对社会举报或者日常监督中发现的无证行医案件线索,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按规定予以受理,并进行核实。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按照规定,自受理之日起 7 日内予以立案。因特殊情况,需要现场立案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3 日内补办立案审批手续。

  调查取证: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出示执法身份证件。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了解情况,进入无证行医场所进行检查,查阅、复制、调取相关资料,对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采取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调查时应制作《现场笔录》《询问笔录》等。

  审查:合议审查案件调查报告,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理由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

  告知:卫生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制作《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送达当事人,告知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符合听证规定的,制作《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陈述申辩或听证: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如果当事人要求听证,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法制审核: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法制机构应当进行法制审核。

  处罚决定:行政机关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不予处罚决定。对于重大、复杂的行政处罚案件,应当由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在规定期限内送达当事人。当事人下落不明或者以直接、留置、委托、邮寄、转交等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采取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 60 日即视为送达。

  执行:当事人应当在处罚决定的期限内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作出处罚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据《行政强制法》有关规定,在规定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非法行医行政处罚后还会被刑事处罚吗?

  非法行医行政处罚后是否还会被刑事处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非法行医行为满足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即使已经受过行政处罚,仍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具体分析如下:

  1、被行政处罚两次后再次非法行医:根据《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 “情节严重”,构成非法行医罪。例如,孙某因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开展诊疗活动,受到两次行政处罚后再次非法行医,最终被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2、造成严重后果或其他情节严重情形:如果非法行医行为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者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以及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等,即使没有受过行政处罚,也可能构成非法行医罪,面临刑事处罚。

  3、刑事处罚后再次非法行医:根据最高检《关于非法行医被刑事处罚后再次非法行医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意见》,行为人因非法行医被刑事处罚后,又非法行医的,属于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应予追究刑事责任。


严正申明:未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本站出处链接,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近日有不法分子严重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
  • 行政处罚金额标准2025最新

    2025-04-11

    行政处罚金额标准2025最新在当今社会,行政处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它是行政机关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而行政处罚金额标准更是备受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当前的行政处罚金额标准。一般行政处罚金额规定行政处罚涵盖多种类型,如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行政强制措施等。其中,罚款是较为常见的处罚方式

  • 2025年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哪些内容?

    2025-04-14

    2025年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哪些内容?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以下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种类:声誉罚声誉罚主要是对违法者的名誉、荣誉、信誉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一定损害的处罚方式,目的在于使违法者认识到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对社会的危害,通过社会舆论等压力促使其纠正违法行为。警告:这是国家对行政违法行为人的谴责和告诫,是国家对行为人违法

  • 行政处罚最新规定2025年

    2025-08-10

    行政处罚最新规定2025年2025年以来,多地卫生健康、公安等领域发布或实施了行政处罚程序新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核心原则,形成了管辖分工、程序规范、处罚标准等方面的最新调整。以下从管辖规则、程序优化、处罚适用三大维度梳理关键内容。一、行政处罚管辖与权限划分(一)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违法行为发生地管辖原则: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卫生健康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例

  • 2025年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最新规定

    2025-08-10

    2025年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最新规定当前我国对非法行医行为的行政处罚主要依据《医师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2025年最新案例及执法实践,形成了涵盖违法情形认定、处罚标准、法律责任衔接的完整规范体系。以下从法律依据、典型违法情形、处罚措施及特殊问题处理四个方面进行梳理。一、非法行医行政处罚的核心法律依据非法行医行政处罚的法律框架以多部法律法规为支撑,明确了资

  • 2025年酒驾行政处罚最新规定

    2025-08-10

    2025年酒驾行政处罚最新规定2025年我国对酒驾醉驾的行政处罚标准大幅升级,形成了涵盖经济处罚、资格限制、信用惩戒等多维度的管控体系,同时针对特殊行业和代驾监管出台了专项措施。以下从酒驾与醉驾的处罚差异、特殊群体规定、配套监管机制三方面详解最新要求。一、酒驾与醉驾的行政处罚标准差异(一)酒驾(血液酒精含量≥20mg 100ml且

  • 2025年酒驾行政处罚最新规定

    2025年酒驾行政处罚最新规定2025年我国对酒驾醉驾的行政处罚标准大幅升级,形成了涵盖经济处罚、资格限制、信用惩戒等多维度的管控体系,同时针对特殊行业和代驾监管出台了专项措施。以下从酒驾与醉驾的处罚差异、特殊群体规定、配套监管机制三方面详解最新要求。一、酒驾与醉驾的行政处罚标准差异(一)酒驾(血液酒精含量≥20mg 100ml且

  • 行政处罚金额标准2025最新

    行政处罚金额标准2025最新在当今社会,行政处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它是行政机关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而行政处罚金额标准更是备受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当前的行政处罚金额标准。一般行政处罚金额规定行政处罚涵盖多种类型,如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行政强制措施等。其中,罚款是较为常见的处罚方式

  • 2025年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最新规定

    2025年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最新规定当前我国对非法行医行为的行政处罚主要依据《医师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2025年最新案例及执法实践,形成了涵盖违法情形认定、处罚标准、法律责任衔接的完整规范体系。以下从法律依据、典型违法情形、处罚措施及特殊问题处理四个方面进行梳理。一、非法行医行政处罚的核心法律依据非法行医行政处罚的法律框架以多部法律法规为支撑,明确了资

  • 行政处罚最新规定2025年

    行政处罚最新规定2025年2025年以来,多地卫生健康、公安等领域发布或实施了行政处罚程序新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核心原则,形成了管辖分工、程序规范、处罚标准等方面的最新调整。以下从管辖规则、程序优化、处罚适用三大维度梳理关键内容。一、行政处罚管辖与权限划分(一)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违法行为发生地管辖原则: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卫生健康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例

  • 2025年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哪些内容?

    2025年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哪些内容?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以下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种类:声誉罚声誉罚主要是对违法者的名誉、荣誉、信誉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一定损害的处罚方式,目的在于使违法者认识到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对社会的危害,通过社会舆论等压力促使其纠正违法行为。警告:这是国家对行政违法行为人的谴责和告诫,是国家对行为人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