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侵犯财产罪包含13个具体罪名,可依据行为方式和主观目的分为占有型、挪用型、毁损型三大类,具体分类如下:
一、占有型侵犯财产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暴力、欺骗、秘密窃取等方式攫取公私财物,是侵犯财产罪中最主要的类型,包含以下罪名:
(一)公然强取型犯罪
1、抢劫罪: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如迷晕、捆绑)劫取财物,或事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等使用暴力转化为抢劫。
2、抢夺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区别于抢劫罪的核心特征是未使用暴力或胁迫。
3、敲诈勒索罪:通过威胁、恐吓(如扬言报复、曝光隐私)使被害人恐惧并被迫交付财物,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被害人因恐惧而非欺骗交付财物。
(二)秘密窃取型犯罪
4、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财物,“秘密窃取”指行为人自认为未被财物所有者发现。
(三)欺骗型犯罪
5、诈骗罪:用虚构事实(如伪造证件)或隐瞒真相(如隐瞒商品瑕疵)的方法,使被害人“自愿”交付财物。
(四)侵占型犯罪
6、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
7、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8、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二、挪用型侵犯财产罪
以暂时使用为目的,擅自动用他人或单位财物,未意图永久占有,包括:
9.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
10.挪用特定款物罪:违反财经管理制度,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款物,情节严重。
三、毁损型侵犯财产罪
故意破坏或损坏公私财物,导致其价值丧失或减损,包括:
11.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灭(如烧毁、砸毁)或损坏(如拆卸关键部件)公私财物,情节严重。
12.破坏生产经营罪:通过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等方法破坏生产经营活动。
四、其他类型罪名
聚众哄抢罪:聚集多人,公然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部分法律分类中将其归入公然强取型犯罪)。
侵犯财产罪包含多种罪名,其立案标准因具体罪名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罪名的立案标准:
盗窃罪:一般情况下,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达到相应标准即应予立案追诉。此外,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不论数额多少,都予以立案。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达到上述标准的予以立案。
抢夺罪:抢夺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3万元至8万元以上、20万元至40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达到相应标准的予以立案。
抢劫罪:只要实施了抢劫行为,不论是否抢到财物,均构成抢劫罪并予以立案。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予以立案。一般认为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
故意毁坏财物罪:造成公私财物损失5000元以上的,或者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或者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应予立案。
侵犯财产罪包含多种罪名,其判刑标准因具体罪名及犯罪情节而异,以下是《刑法》中部分常见侵犯财产罪的判刑规定: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等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抢夺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侵犯财产权赔偿标准2025最新在现代社会,财产权是公民和法人的重要权利之一,当财产权受到侵犯时,明确赔偿标准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侵犯财产权的赔偿标准。一、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相关财产赔偿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5月17日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额为120698元,日平均工资为462 44元。依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
侵犯财产罪13个罪名有哪些?根据法律规定,侵犯财产罪包含13个具体罪名,可依据行为方式和主观目的分为占有型、挪用型、毁损型三大类,具体分类如下:一、占有型侵犯财产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暴力、欺骗、秘密窃取等方式攫取公私财物,是侵犯财产罪中最主要的类型,包含以下罪名:(一)公然强取型犯罪1、抢劫罪: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如迷晕、捆绑)劫取财物,或事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等使用暴力转化为抢劫
侵犯财产权赔偿标准2025最新在现代社会,财产权是公民和法人的重要权利之一,当财产权受到侵犯时,明确赔偿标准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侵犯财产权的赔偿标准。一、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相关财产赔偿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5月17日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额为120698元,日平均工资为462 44元。依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
侵犯财产罪13个罪名有哪些?根据法律规定,侵犯财产罪包含13个具体罪名,可依据行为方式和主观目的分为占有型、挪用型、毁损型三大类,具体分类如下:一、占有型侵犯财产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暴力、欺骗、秘密窃取等方式攫取公私财物,是侵犯财产罪中最主要的类型,包含以下罪名:(一)公然强取型犯罪1、抢劫罪: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如迷晕、捆绑)劫取财物,或事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等使用暴力转化为抢劫